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威華達持股待套現 港華搶升屬不理智

2010年11月20日

威華達持股待套現 港華搶升屬不理智

威華達(622)透過摩根士丹利配售港華燃氣(1083)股份二億五千萬股,中華煤氣(003)全部承接,每股配售價3.63元,總代價9.075億元。
威華達於配售前,持有港華股權18.19%,中華煤氣則持港華56.28%。配售後,威華達所持港華股權減至7.98%,中華煤氣所持港華則增至66.49%。
威 華達自4月配售港華八千五百萬股後,已於6月獲股東授權,出售其餘四億四千五百萬股港華,此為當時持股的全部,相當於22.73%,其後港華發行新股向中 華煤氣購入資產而被攤薄。配售後,威華達仍持港華約一億九千五百萬股,授權出售期至明年6月,售價較配售前五日平均價折讓不可超過20%,每股最低售價不 低於3元。
上述的配售二億五千萬股,配售價3.63元,與市價相同,較五日平均價3.628元溢價0.06%,暫且不論威華達的成本多少, 而按市價無折讓配售,相信威華達已料中華煤氣將會承接;如中華煤氣不承接,則最後配售價將會改寫。配售後翌日,港華曾升至3.95元,如非中華煤氣承接, 股價可能是跌而不是升。
當日港華股價搶升8.8%,是市場衝動的表現,稍為思索,便知不應搶高,故股價相當反覆,不是說港華條件不佳,而是 威華達仍持一億九千五百萬股待售,如再搶升,正中下懷,可能有另一次配售。因為威華達已有放棄港華的決心,3.63元已售,高價自然更理想。因此,在威華 達全部套現之前,港華股價要有相當升幅存在難度。
不考慮威華達的特殊因素,燃氣股今年是存在壓力,而港華於7月中獲注資後,因發行新股,可 能攤薄每股盈利,影響投資心理,其中原因是港華2009年業績增長是31%,而收購的六項資產,2009年的增長只是21.6%,但估計今年增長會高於去 年。加上,以加權平均股數計,今年的每股盈利將不受影響,反而明年或有若干攤薄,其實此項攤薄影響不大,最終應看屆時的P/E是多少倍。
今年6月天然氣加價,因住戶加價須待物價局批准,即未能即時把成本轉嫁予用戶。但要注意的是,對工商用戶的收費政策較為寬鬆,一般可隨即提高工商用戶的收費,即是同步加價,而住戶加價雖或未能即時批出,或有的損失也是有限。去年住宅用氣量只佔總用氣量28%而已。
港華業績的增長是持續性的,自中華煤氣於2007年接掌以來,2008年增長40%,2009年增長31%,今年上半年增長34.2%,銷氣是持續增長的,稍有影響的只是管網接駁的收入。
此外,港華不斷有收購進行中,或者是發展中的項目投入服務,而中華煤氣亦有注資,都是持續增長的來源。雖然中華煤氣於注資後,每次都表示短期不再注資,但相信每隔若干時候,又有注資項目。事實上,中華煤氣的業務不宜與港華業務重疊。
港華燃氣的股價是被低估的,以配售價3.63元計,往績P/E二十六點八倍,預期今年將降至二十倍水平,明年可望再降至十七倍上下,以長線投資來看具相當價值,特別是中華煤氣為大股東,肯定對其發展支持。
威華達仍持有一億九千五百萬股候機套現,港華的短線以至中線的表現將受到限制,其潛力未能釋放。待威華達所持港華套現後,相信會有較突出表現。
就投資策略而言,如目前持有威華達,可能需要忍受若干反覆期,但未來利潤將較大,如候威華達套現後吸納,可能成價較高而利潤較低。一般的配售大多會影響股價,而港華燃氣的情況是較為特別的例子。

港華燃氣屢獲大股東支持

2010年11月19日

港華燃氣屢獲大股東支持

大市超買呈現好淡爭持,預期後市將持續反覆鞏固,個別股份完成反彈回吐亦急,較利短線主導,要尋找相對穩定的投資對象,不妨留意近期有所行動的股份。
港華燃氣(1083)去年兩度推介均有不俗回報,早前市場關注內地控制收費及抗通脹,加上價格改革及會計制度處理等風險,令這類環保潔淨能源政策受 惠股表現較平穩。但隨着早前大股東中華煤氣(003)以每股3.63元,斥9.075億元向第二大股東收購10.21%股份,令其持股量增至 66.49%,是為消減第二大股東威華達急於沽貨套現及維持其投資價值,或是從策略來看將成煤氣日後注入旗下內地燃氣管道業務成上市旗艦,有一定概念。以 3.6元附近為第二大股東兩度減持的水平,應可視為未來股價主要支持區,合逢低吸納,並具抗跌能力。
集團截至2010年6月中期除稅後溢利增長34.2%,至1.72億元,每股盈利為8.78仙,管道燃氣營業額增長37.8%,至12.4億元。港 華燃氣今年3月中已向中華煤氣收購六個城市管道燃氣項目,並以發行4.85億元新股支付代價,增添在遼寧與浙江省六個城市的項目,以配合集團目前在吉林、 山東與安徽等主攻地域的發展;期內亦有若干如桂林等項目投資,以配合內地西氣東輸二線及川氣東送工程投產。
隨着內地天然氣產量增長及中緬天然氣管道投產,對內地城市燃氣營運商有利,「十二.五」規劃天然氣消費總量佔能源消費比重由3.9%增至8.3%,長遠對這類燃氣管道股有看好價值。

放大圖片

煤氣前景佳 披露資料須改善

2011年3月23日

煤氣前景佳 披露資料須改善

中華煤氣(003)的業績於業務擴大後顯得混淆,一項其他收益淨額達到7億元以上的項目,業績通告並無附註解釋,看似精簡實則無透明度。雖則該項目於年報會有附註解釋,但為什麼年報有附註,而業績通告則欠奉?業績通告篇幅不過20頁,豈在乎多少篇幅作出解釋。
煤氣去年股東應佔盈利55.84億元,增長5.88%,每股盈利77.8仙,中期息已派12仙,將派末期息23仙,全年股息35仙,與上年相同。另建議10送1紅股,如無特殊情況,派送紅股後的每股股息維持於35仙,即今年的股息將增10%。
其他收益淨額,估計包括買賣財務資產的盈虧或出售資產,甚至是財務資產公平值變化,以至其他準備。在無詳細資料提供下,實在無法對業績作出調整。
通告不見業績調整數據
本 來業績不一定需要調整,參考其他媒體,煤氣管理層曾透露若干數字,包括應佔港華(1083)盈利逾2億元,此數不難推算;另透露國金中心的租金收入貢獻約 3億元,內地各項業務純利約16.5億元,增長35%,當中已包括港華的貢獻,更透露不計及地產及一次性收益因素,主營業務純利為43億元,增長 15.5%。如計入國金中心租金收入3億元,則調整後的純利為46億元,其中香港煤氣純利應為26.5億元,這是業績通告找不到的數據。
作為股東及投資者,應以公司發出的業績通告為準,而管理層的發言,可供參考。但既然管理層作出補充,亦明白業績通告的透明度有限制,年報可以附註解釋其他收益淨額,為何業績通告不作附註?
筆者無意懷疑管理層的補充,其實於業績通告附加資料,可以清楚披露經調整後的純利,筆者參考至少兩個媒體,才能推算經調整後的經常性盈利約為46億元,希望是接近實際數字;但若然如此,則每股盈利則為89仙,較通告公布的77.8仙增加14.4%。
香 港平均氣溫較去年為低,去年煤氣銷量上升1.1%,亦曾加價2.4%,如主營的業務盈利增長是15.5%,已是加價的助力。而內地業務增長35%,亦令人 滿意,預期2012年業績可與本港看齊,相信增長仍然強勁,也要看本港的增長而定。按管理層提供的數據,香港煤氣佔兩者比例61.6%及38.4%,如兩 者相同,不一定是香港跌而內地升,可能兩者同升,最大可能是香港升幅少,而內地升幅大。
煤氣於內地的業務,最初由燃氣供應開始,現已向上游發展,視之為新興環保能源業務,包括煤層氣及煤製甲醇,今年於山西省的煤層氣生產力可達2.5億立方米,而煤製甲烷於2012年首季投產,年產9100立方米,是全球的煤礦瓦斯大型利用項目(就地發電除外)。
煤氣現正於山西省落實第二個煤礦瓦斯項目,於內蒙古的煤礦及甲醇廠預計於2011年投產,而山西的焦煤礦及焦化項目亦在推展中,將提供燃氣氣源,將於2012年投產營運。
煤氣去年底總借貸217.28億元,現金存款113.38億元,淨借貸103.9億元,淨借貸總權益比率25.2%,據報未來三年的資本支出仍達100億元,但相信現金流大致可以應付,而安排借貸並無困難。
煤 氣於內地的發展,始於管道燃氣,當時並無明確目標,亦曾投資於三個水務項目,包括供水及污水處理,但此三項目後再無增加,亦非核心業務。管道燃氣則繼續發 展,項目已達93個,遍布17個省市,客戶已達1188萬戶,去年總銷氣量85.4億立方米,成為內地最大的城市燃氣企業。在發展燃氣之餘,煤氣亦參與管 道支線項目,以接駁內陸及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相信可獲得合理回報。
內地新能源業務發展速
煤氣屬下的易高於香港 經營石油氣加氣站,並已發展至陝西、山東、遼寧、河南及安徽省等地,供應壓縮及液化天然氣清潔燃料的加氣站設備及網絡,亦於香港機場建設航空燃油設施,為 大型運油輪提供靠泊及卸油的碼頭設施。易高已於內蒙古設立投資性控股公司,配合內地的新興環保能源業務的快速發展。
煤氣於內地的新興環保能 源業務,主要有煤層氣及非常規甲烷,位於山西、重慶及內蒙古,已逐步投產中,至2012年中計劃投產。煤氣的發展頗佳,獨惜披露資料有待改善,對象為投資 者及股東,披露應不止合乎規定,而是應該使投資者獲得更多資料,前景雖佳,現價則嫌高,候低吸納是正確策略。

放大圖片

十「壯」股迎跌市

2011年5月13日

十「壯」股迎跌市

近日談市況投資策略,首先要留意恒指在23000/23400點這支持區能否守穩,才進行尋找具值博率的板塊及股份,上日恒指一度升近23400點阻力未破,昨天一度跌破23000點,看來投資者不妨等待這支持區確定能發揮作用,才視為入市時機。
留意除淨成劏牛工具
目 前影響大市企穩的元素,一方面是近月美滙創三年低位後現「死貓彈」,上試75至76這重要阻力位,由於美元轉強一方面推低石油與商品價格,亦容易引發有涉 及借美元的carry trade被迫拆倉;另一方面是內地會否持續其打壓通脹預期下的緊縮貸幣信貸措施,昨天港股下跌,很大程度是受人行向市場發行約400億元央票,直接從市 場抽走過剩資金,收市後存款準備金率再調升半個百分點,收緊姿態延續,不利今日港股表現。
從技術因素而言,恒指近周回落後表現,大致已推翻 早前本欄認為大市升越上落通道、上望25000點短期目標的預期,這走勢陷阱被確認,會否如早前下試低位,先打破23400點附近牛證密集區的 Jackpot,短期再試破23000點附近心理支持區?近日牛證密集區在22800點附近,由於下周大市正進入炒除淨期,滙控(005)、中移動 (941)與中海油(883)均要除息,有利淡友出擊嘗試殺牛證一族,這技術因素不宜低估,當然,一個大型上落通道在22000/25000點運行未有改 變,中線投資部署亦不妨在22000至23000點水平分段吸納,逢300點投資三分一資金入市的策略應可奏效。
至於如何選擇投資對象,近 日陸續有弱勢股及板塊已進入支持區,可選擇性吸納。不過,本欄依然堅持應收集強勢股,視之為更具上升空間,較買超賣弱勢股博反彈更符合投資策略,可安心作 中線持有。猶記3月底曾列出一份跑贏大市的強勢股名單,首季創新高的強勢股可逢低吸納,期內東岳(189)、信義玻璃(868)、保利協鑫(3800)、 騰訊(700)、中國建材(3323)等24隻創新高股份,均在第二季一如預期跑贏大市。今次大市自4月26日開始「八連跌」,期內見有一批股份創出新 高,雖然部分近日亦隨大市回吐,卻可視為未來大市調整下有利收集的強勢股,特別要留意調整期內交投縮減而創新高時出現大成交者,最具留意價值。
這 段日子共有44隻創新高,創新低有21隻,市值均在100億元以上,筆者挑選了一批有參考價值的強勢股有利日後逢低吸納者,分別為鷹君(041)、茂業 (848)、利福(1212)、中國建築(3311)、國際煤機(1683)、中航科工(2357)、昆侖能源(135)、ASM太平洋(522)、港華 燃氣(1083)及遠東宏信(3360)。希望這十隻強勢股可在第二季持續跑贏大市,帶來增值。

港華長線徍 短線或落後

07.06.2011



 
骷髏會


公司簡介:
港華燃氣(01083.HK)主要在中國銷售及經銷管道燃氣和相關產品-銷售管道燃氣及燃氣相關用具,以及燃氣管網建設-根據氣網合約建設燃氣管道網絡。
目前市值:101.8億
撰稿時股價:$4.2
骷髏會研究部評級:B+  (註:優於大市)
利好:
- 母企力支持 業績表現佳
- 應付限價令 側重工商客
- 長線值看好 短線添波動
母企力支持 業績表現佳
港華燃氣於今年3月中公布2010年全年業績,純利為4.36億元(港元‧下同),同比增長64.4%,而期內營業額,則上升2.6%至29.81億元。
其業績表現理想,主要由於管道燃氣和相關產品銷售的營業額,在售氣量大幅上升及平均售氣價有所提升的帶動下,同比大幅增長49.0 %至22.86億港元。加上新成立之附屬公司及於2010年7月從母公司中華煤氣(00003.hk)收購的城市管道燃氣項目所帶來的盈利,以及管道燃氣管網建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1.4%至6.95億元,皆為有助推高其盈利。
應付限價令 側重工商客
港華管理層早前在股東會表示,今年首四月售氣量上升逾20%,對此,骷髏會認為好壞參半。售氣量上升即表示營業額能同時上升, 但由於通脹加劇的關係,發改委於今年4月13日下令,今年住宅用天然氣不得加價,故佔港華銷量達28%的民用天然氣業務,有可能因原材料成本一直上升,而 令毛利繼續攤薄,或令來年盈利受壓。

為應付無法加價以致無法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港華管理層表示,未來三年會將民用燃氣佔比減至20%至25%,或於今年年底至明年考慮調價,將上升成本轉嫁至工商業消費者。對此,骷髏會予以贊同,亦認為只有將業務用比側重於工商業客戶,才不會直接影響民生,或能減輕受發改委限價令的影響。
長線值看好 短線添波動
其實,以現時內地「十二五」規劃所要求的節能減排,天然氣可算是減排的理想清潔能源。加上業界預期,2015年內地天然氣銷 量,將由現時111億立方米增至2600億立方米。以現時內地城市化以及保障房項目的開展,骷髏會相信,對以開戶及管道拉駁為主要盈利來源的天然氣公司來 說,未來數年將會是高增長期。
除受惠業的整體發展外,港華亦不斷獲母公司中華煤氣注入現存內地業務,最近一次獲注資為今年3月,涉及浙江省及遼寧省6個項目,令港華合共有8個項 目正在內地開展。同時其母公司的持股量,也由去年3月的40%,增至現時的66.18%。但其管理層已表明,母公司暫時沒有計劃再次注資,而未來會基於市 況,密切關注在港華的持股量。故骷髏會相信,短期或會因缺少母公司注資及增持的因素,或會令其股價表現波動,甚至落後大市。
業績表現理想,主要由於燃氣銷售的上升,以及母公司中華煤氣的支持,在用戶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來年仍可看好。加上發改委為應付通脹而限制內地住宅用 天然氣不得加價,港華亦著力調整銷售比重及將成本轉嫁於工商用戶,相信盈利影響不會太大。惟母企短期內不考慮增持或注入項目,或會令其股價短線缺乏催化 劑,更會增添波動性,故只評為「優於大市」。
撰文: 某K
(筆者撰稿時並無持有以上股票)

2011/06/15 - 股票組合必納入的四大範疇 (信報 上哲)

2011年6月15日
上哲 企業剖析

股票組合必納入的四大範疇

筆者上星期從各券商最新的目標價分析I.T(999)的短期股價表現,認為短期來說,自7.8元再上升的空間有限,大家有否趁上星期三、四、五中小企大跌市前減持部分呢?若然沒有的話,直至星期五收市已經沒了10%。
不過,相對很多大家熟識的名字,10%的跌幅並不是太驚人,且看看其他股份同期表現:
熔盛重工(1101)由4.6元跌至4.16元,跌10%;
中國建材(3323)由15.18元跌至14元,跌8%;
安徽海螺(914)由35.2元跌至32.1元,跌9%;
保利協鑫(3800)由3.96元跌至3.23元,跌19%;
聯邦制藥(3933)由12.72元跌至10.9元,跌14%;
四環醫藥(460)由4.67元跌至4元,跌14%;
銀泰百貨(1833)由14.5元跌至12.64元,跌13%;
茂業國際(848)由4.19元跌至3.9元,跌7%;
英皇鐘錶(887)由1.35元跌至1.21元,跌11%;
中國建築(3311)由8.19元跌至7.31元,跌11%。
「原本只是駕使着小潛艇,一個星期後突然變成了大潛艇,而且正在不斷潛入深海中……究竟如何才能浮上水面?」
經朋友如此一問後,檢視了他的持股,滿是太陽能、水泥、航運和其他不知名的股票,這時才知道這位朋友如此喜歡這些周期性超大的公司,相信不少散戶也如是。
早前我曾提過,不會沾手中投買入的旭光(067)和中芯國際(981),因為我不懂他們的業務,應該說市場上超過九成的人都不懂。筆者也不會沾手太陽能,因為我雖然懂,但不能確保自己能緊貼市場的快速變化。
入市前先問五大問題
筆者希望藉此提醒大家買入股票前,問問自己以下五條問題:
(1)你真正了解公司的業務嗎?了解他們的產品嗎?
(2)哪些重要因素會影響公司業務?業務包括產品的需求、售價、生產成本和營運等。
(3)短期和長期內會出現什麼催化劑(catalysts)能驅動公司股價?
(4)短期和長期內會出現什麼風險因素使公司股價潛水?
(5)行業前景如何?行業政策如何?
如果你連(1)和(2)都答不出來,即是代表你只是麻目炒賣股票,完全談不上投資,做潛艇的船長是必然的。
究竟何解導致上星期的大跌市?市場不外乎認為一、內地收水喉;二、Interactive Brokers禁止客戶以孖展形式買入部分中國企業股票;三、美國最新經濟數據差,顯示復蘇速度緩慢等。至於真正原因是否這些,就算身為行內人的筆者也不曉得。
筆者看不懂宏觀,因此我集中反思哪些行業於未來兩三年內,會不受或較少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而且增長明確兼較少風險呢?我建議各位圍繞以下四個主題建立自己的股票組合︰
(1)保障性住房;(2)高檔消費;(3)天然氣;(4)澳門賭業。
有留意筆者文章的讀者,都應該很熟識中國建築(3311),我認為此股是保障性住房的不二之選,無論管理層質素、往績及公司透明度都令人很滿意。
上星期五收市後,他們公布了5月最新營運數據,雖然不及4月時那麼振奮,但也令人滿意,只要往後再簽下一兩個大型合同,股價不難繼續上升。
如果你未曾持有該公司股票,筆者建議你考慮趁Pull Back買入你的第一注。
有 關高檔消費,談及過的東方表行(398)、英皇鐘錶(887)、六福(590)和I.T都屬於此類。早前略略提過的銀基(886)勉強也可算是高檔消費 股。隨着這些公司愈來愈多國內的業務比重,規模效應(economic of scales)愈見明顯下,預期在市場回復信心後,他們的市盈率不難貼近20倍或以上。以增長、流通量及回報(return on equity)計,筆者最看好六福。現在是否買入的時候?未必是,因為大家對它還是太興奮。
港華燃氣質優可收集
此外,我也曾經建議大家買入天倫燃氣(1600),公司規模很少,認識該公司的人不多。筆者喜歡它的基數細和增長快速,但我更喜歡該行業的特點:競爭少、業務簡單。
同時,該行業最重要的優勢是得到國家政策支持,增長清晰,受經濟影響較少。因為中央希望提高天然氣的使用,由目前佔總能源消耗的4%,五年內升至8%,行業未來五年每年複合增長20%或以上。三星期前高盛便建議買入昆侖能源(135)和華潤燃氣(1193)。
賭業股短期或現調整
筆者不喜歡昆侖能源,因為大家只期望中石油(857)不斷把燃氣項目注入,至於實質業務的情況,我根本一點都未弄清。我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燃氣公司們都公認管理高質素的港華燃氣(1083)或增長快速的華潤燃氣 。
最 後是澳門賭業股,市場投資者對此類股份的偏好頗為不同,有人喜歡永利(1128)高質素的管理,但不喜歡他們沒有路氹項目;喜歡澳博(880)的低估值, 不愛他們的家族管理;喜歡銀河娛樂(027)剛開幕的新賭場,但不喜歡它的收入以VIP客戶為主;愛金沙(1928)的規模,但害怕他們的官司。
無論是哪一間賭股,筆者一直未有看見一個真正的調整,未來三、四個月內可能會出現。
如果你一點都沒有涉及以上四個主題?筆者相信你未來兩年跑輸大市的機會很大。